医院年中经营复盘:是在查账?还是在校准?


年中,医院发展进入关键节点,一场高质量的经营分析会能为下半年工作指明方向。而每年6-7月经营分析会,都是医院经营年中复盘的高峰期。

年中经营复盘,是一次半程调整,比年终更重要!

5e14fa2f-7cde-4956-802e-de141c2c2144.png


在实际医院年中经营分析会中,很多医院又不约而同的走进一个经营复盘误区,常见问题有三类:

       问题一:只谈数据,不谈路径;

医院运营离不开数据支撑,在年中经营分析会上,数据复盘是重中之重。首先,要聚焦关键指标,如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平均住院日、药占比、耗占比等,通过与年初制定的目标对比,清晰了解各项业务的完成进度。

而完成率一通报,是否就是已经完成了经营用数据说话的意义?对于这些数据的来源路径,形成路径等相关要素有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例如,某医院上半年门诊量同比增长了 10%,但平均住院日却从原来的 7 天延长到了 8 天,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是医疗流程问题,还是患者病情复杂程度增加导致。

所以,在对经营数据完成率汇报的后面,是对科室经营数据进行深入剖析。不同科室的运营特点和发展需求各异,分析各科室的收入结构、成本控制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找出优势科室和需要改进的科室。比如,外科系统中,骨科收入增长显著,但成本也较高,而内科部分科室患者满意度偏低,这些都需要在分析会上重点讨论。

问题二:只看结果,不挖结构

医院半年经营数据,通过追究路径,了解到了经营结果,而针对于形成结果的数据与路径情况,需要深挖经营结构,基于数据复盘结果,对医院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

从医疗质量、服务效率、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结构出发,深入挖掘问题根源。例如,患者投诉增多,可能是服务流程繁琐、医护人员沟通不到位,也可能是硬件设施不足等原因导致;成本过高可能涉及物资采购管理不规范、设备使用效率低等问题。只有准确找出问题结构,才能为后续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f7621c74266276aacdf76a273d297a2f.jpg

     问题三:只问问题,不做决策

问题一堆,却没人对症下药,经营分析会,复盘变吐槽!

在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长期发展目标和当前实际情况,制定下半年的战略规划。这包括业务拓展方向,如是否要新增特色专科、开展新的医疗技术;资源配置调整,如设备采购计划、人员招聘与培训安排;以及服务质量提升措施等。确保战略规划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年中经营复盘的底层逻辑:再问一次“为什么出发”,不是机械地按半年划分,而是围绕战略目标与任务结构展开。年中复盘,是一个窗口期,回头看战略定位,业务布局,市场支持是否成立,达成路径是否合理,实际资源是否有效,组织效能是否跟得上。不是查账,是战略再定位;不是复述,是逻辑再梳理;不是评功摆好,是结构性洞察。用一句话概括:医院年中经营分析会底层目的,是重新校准你的“经营飞行器”,看它是否偏航、是否失速,是否需要调整航向或燃料配置。

  


高效的医院年中经营分析会,从五大问题落实展开:

1. 战略是否还对得上趋势?上半年是否有重大外部变量?年初设定的战略方向是否仍然成立?有没有被“惯性”裹挟在一条过时的路径上?

2. 目标进展偏差在哪里?关键目标进度如何?哪个科室,哪个病种,哪个服务模块在超额完成,又是谁在拖后腿?偏差背后是执行问题,还是目标设定本身出了问题?

3. 收入结构是否健康?业务结构是否合理?有没有高成本、低产出的“资源黑洞”?患者结构、渠道结构、利润结构是否失衡?

4. 组织是否能打仗?关键岗位有没有人?团队是不是疲软?机制是不是反应迟钝?组织的节奏和战略节奏是否同步?

5. 医院的资源投入和产出是否匹配?钱花在哪了?人配在哪了?有没有“瞎投”、有没有“沉没成本陷阱”?下半年还要继续这样配吗?

所以医院年中经营分析会复盘不是复述,是重新做一次战略判断,很多医院在年中经营分析“复盘”中,复来复去只是“问题列举”和“责任归因”。但真正高水平的经营分析会,不是在查账,报数据,而是校准,是用复盘模式工具,不仅仅是把上半年解释清楚,最重要是能让下半年真正走对路。

e09f006256bf36365a3f87161cfb93e1.png

注:本文转载自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18688968381
1868896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