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老龄化问题严峻的背景下,医养结合作为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已成为我国应对养老问题的重要选择。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但是近年来随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进中发现,仍有许多阻力待解决,鼎信医管就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并进行简单建议。
1、拓宽资金渠道
养老机构筹资难是资金层面最主要的问题,所以说,政府的主导是医养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实现更加长远的目标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形成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
政府财政预算中应增加“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预算,并建立完善的资金投入补贴机制。但这样做势必也会大大增加财政负担,而且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在融资渠道这方面,可以大力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外资兴办养老机构,降低民办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给予用地投融资和财税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调动民营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2、加强医疗和养老人才培养
现阶段医养结合机构中专业人才供给总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偏低。在医养结合机构中具备医生或护士资格的人数量仍然较少,因此,政府应建立完备的“医养结合”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加强医养护理专业教育制度的建设,加强对医疗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养,逐步建立起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资格认证、职称评定体系。
3、完善制度与政策法规
现行医养结合扶持政策模糊、不清晰,地方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作为发展方针,很难推动医养结合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明确规则,增强地方政府可操作性,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重点解决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用地、融资、用人、运营困难等问题。然后,要创建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对于医养结合模式的资质审批、日常监督、行政法规,要建立法规政策,避免医养结合相关主体没有相关政策依据。
我国可以向日本、美国长期护理险学习借鉴,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参与会提高公信度,增强对医养结合的引导。
4、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现行医保制度运行效率低、医保基金滥用等情况,必须加快我国医保制度的改革力度。将“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纳入到医保定点范围,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水平,合理调整医保保险的幅度,切实提高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
结合我国各省实际情况,落实立法,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到法律体系,使其运行有法可依,推进医疗保险的深度改革,保障我国老年群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稳定可持续发展。